
发布日期:2025-06-23 19:47 点击次数:191
专注研究古人智慧,总结提炼智谋精髓,古今结合,详细揭秘人性本质,以及人情世故,少走十年弯路。
【参考书籍】《资治通鉴》汉纪三十六(公元57年)
【事由】山阳王刘荆在哭悼先帝时不悲伤,却写了一封匿名信,派他的奴仆假冒大鸿胪郭况的信使,把信送给了东海王刘彊,信中称刘彊无罪而被废去皇太子之位,母亲郭后也遭罢黜屈辱,劝刘彊回到东方起兵,夺取天下,并且说:高祖起兵时,只是一个亭长,陛下在白水乡间,兴起了大业,何况大王身为陛下长子、原来的储君?
您应当做秋天寒霜,肃杀万物,莫做圈栏之羊,受人宰割。皇上驾崩,民间百姓尚且要做强盗,准备有所图谋,何况大王呢!刘彊收到此信,又惊又怕,立即抓住信使,将原信封好,上呈明帝。明帝因刘荆是同母胞弟,便将此事保密,命令刘荆离开京城,移居到河南宫。
【解析】
【背景描述】
郭后(郭圣通)是刘秀的正室,生刘彊,公元26年刘彊被封为皇太子,公元41年郭皇后被废黜,刘彊虽然没有被废太子,但是他看清局势,主动退出太子位。
刘彊主动退出太子位,刘秀同意,然后立阴丽华所生的刘阳为皇太子,并且改名为刘庄,公元57年刘秀去世,皇太子刘庄即位,在权力衔接期间,刘荆写信给刘彊,也就发生了上述的事情。
刘彊是前太子,刘庄是现太子,并且已经宣布即帝位(明帝),刘荆在这个时候建议刘彊回到东方起兵,有何利益算计?职场智谋分析如下。
1、怂恿斗争刘荆虽然不曾当过太子,但是他也是刘秀的儿子,也是阴丽华所生,他也想当皇帝,他写信给刘彊,以高祖刘邦的案例,怂恿刘彊起兵,把他当枪使,想来个浑水摸鱼。
刘秀在位32年,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,国力恢复到西汉时的强盛,此时天下太平,水不浑浊就不好摸鱼,乱世出英雄,这个道理刘荆是知道的,乱才有机会,所以怂恿他们斗争。
2、微乎其微刘荆以刘邦为例,怂恿刘彊起兵造反,意思是说:刘邦一个小小的亭长都能建立帝业,你作为曾经的皇太子,你的条件比刘邦好,你也可以成就帝业。
例子是例子,现实是现实,今时不同往日了,刘邦那时候是天下大乱,乱才可以浑水摸鱼,现在天下已经太平,太平时期起兵,成功的概率性微乎其微。
3、粉碎阴谋刘彊可不傻,他并不是被废太子,而是主动退出太子位,从这里就可以分析出,他并不是十分贪恋权力,如果贪恋权力,不可能主动退出,耗也要耗下去,说不定曙光就在眼前。
识时务者为俊杰,刘彊能主动让出太子位,说明政治头脑不简单,刘荆想拿他当枪使,刘彊自然知道,怎么可能让他得逞?刘彊第一时间把信上呈明帝,就是粉碎刘荆的阴谋,同时也是上策。
4、不定时炸弹刘彊要是犹豫不决,如果没有第一时间把信呈给明帝,就会落下把柄,犹豫就说明有这个念头,谋反这种事情,有念头也不行,必需要第一时间给领导说明情况,避免受到牵连。
立即抓住信使,信使就是人证,人证就是最好的解释,如果隐瞒不报,就是个不定时炸弹,随时都有可能爆炸,一旦错过最佳时期,到时候怎么解释都没有用。
朋友圈更多干货...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